close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賽道狂人這部電影是描述不同背景及市場定位的汽車製造商,
福特與法拉利在當年因緣際會下,創造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通常世俗對於所謂小蝦米對上大鯨魚的故事都比較有興趣,
就企業組織規模而言,美國福特無疑是條超大的"鯨魚",
但是到了賽車運動界,法拉利何止是"鯨魚"根本就是"鯊魚"!
由於故事的結局是福特在頂級比賽終止了法拉利的衛冕之路,
而且這場首勝更是為了接下來連霸賽事冠軍打下好的的基礎,
所以電影劇情的內容當然著重在福特邁向凱旋終點的過程了,
電影在2019年11月上映,主角當然是二位催生賽車的人物,

卡羅爾·謝爾比(Carroll Hall Shelby):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肯·邁爾斯(Ken Miles):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故事的經典就在於他們不是傳統老企業中的主流人物,
想融入官僚派系都很困難,更別說要創造立足之地了,
如果說他們是"蝦米",那麼要面對的"鯨魚"還真不少,
如果說福特是傳統產業,那們法拉利就是所謂的新創了,
就算完全不知道真實的歷史故事,
從電影預告就可知故事源頭是福特想併購法拉利卻失利,
進而想在法拉利拿手的賽車場上扳回一城...

主流與非主流之間的火花,傳統與創新思維之間的磨差,
人類社會就算過了半世紀也是不斷的上演這類的戲碼,
只要有些社會歷練應該都會感觸良多...

●黃袍加身高高在上就能制衡官僚體系嗎?

感覺被法拉利羞辱的亨利·福特自然很想一吐怨氣,
但是企業組織中總是會有一些位高權重又自以為是的人物,
劇中飾演李·艾科卡(Lee Iacocca)的角色從一開始提議併購法拉利,
最後一路協助謝爾比(Carroll Shelby)及邁爾斯(Ken Miles),
但是飾演李奧·比比(Leo Beebe)的角色卻是扮演企業官僚文化中的主流,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個人覺得這就是常見在大老闆旁邊出餿主意順便尋找自身利益的人物,
不論真實的歷史是否與商業化的劇情相同,
反觀現今社會比比皆是,與其說是老鼠屎不如說是寄生蟲!
劇中身為創辦人的亨利·福特二世(Henry Ford II),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那怕是開戰意志堅強,但依舊任由這些高官們相互制衡,
黃袍加身高高在上的大老闆是否忘了自己嘴裡說出的信念?
被賦予任務的人物自以為被授予了御賜天命,這真是太傻太天真了!
事實上老闆旁邊的寄生蟲每個都在蠢蠢欲動,誰管老闆的想法是啥啊!
劇中的亨利·福特本身就不像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是賽車手,
所以並不熱衷賽車運動更別說會看懂賽車運動所能帶來的邊際效應了,
反過來說他可能只想一吐被羞辱的怨氣而已,失敗了可能也沒關係吧!

含著金湯匙出身的亨利·福特二世背負使命繼承家業,
自然而然首要面對的就是企業組織中的新仇舊恨,
要搞定這世上最複雜的動物 - 人類,最簡單的招數就是以毒攻毒,
最後難免自己也成為派系的一份子,進而成就了所謂的"主流派系",
劇情並未說明亨利·福特屬於哪一個派系或是運用何種權謀之計,
但是謝爾比及邁爾斯與福特內部的企業文化格格不入卻是不爭的事實,
以真實的歷史故事而言,艾科卡與謝爾比之後又再創造了野馬傳奇,
但鬥爭不有結束的一天,艾科卡最後仍然離開福特去克萊斯勒了...

●品牌與營收之間的平衡

法拉利在車壇的地位一直都讓平民百姓遙不可及,
我相信從恩佐·法拉利開始,賽車就不只是一項運動而已,
他讓愛車人士對於速度的激情更加渴望,
對於標新立異的造型更是能有與眾不同的優越感,
那怕是入不敷出的經營賽車運動燒光所有資本,
車迷仍然為了呼嘯而過的引擎聲浪繼續瘋狂,
因為有賽道常勝的光環讓夢想清單永不缺席,
就像劇中的那一幕...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反觀福特從T型車爆紅開始便成為家喻戶曉便利代步的交通工具,
就以美國市場而言,只需要利用基本的技術就能創造許多利潤,
自然而然就沒必要再燒錢去投石問路,搞些所謂的創新或創意,
尤其二戰之後,福特企業也正好被賦予著工業發展的重責大任,
所以企業組織的發展及文化的形成就不會像法拉利這麼單純了!
劇中一場檢討營收下滑的主管會議,
飾演李·艾科卡(Lee Iacocca)的角色點出為何年輕人不買福特?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然而在座的主管們,有多少人能感受那股追逐品牌的熱情呢?

當謝爾比(Carroll Shelby)告訴艾科卡...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這真的是畢生熱衷賽車之人的肺腑之言啊!

若不是市場機制警告了福特這個老企業,
而正好法拉利公司也出現了財務狀況,
否則就不可能造就出這場傳奇故事了,
如今半世紀過去了,福特取代法拉利了嗎?
但我想這也不是福特的目的吧!
汽車市場族群廣泛,法拉利一直都是為了理念而存在,
所以只願意讓福特資助,而不願意讓福特併購,
反而是福特必須與國家的工業及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尤其是還有更多的民生家計需要靠這個品牌繼續生存,
因為有了這場戰役,讓福特在賽車界已佔有一席之地,
因為謝爾比及邁爾斯,GT經典甚至是野馬傳奇流傳至今,
但是福特這個品牌的汽車必須兼顧主流與非主流的市場,
所以再多的傳奇經典都是經營車款價值而不是品牌價值,
反觀法拉利,只要不生產一般平民容易取得的便宜車款,
車頭前方的Logo在車壇的地位就會永遠屹立不搖,
"品牌"一句話形容就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其實福特當年也有個盛極一時的高級車品牌-Mercury
自己也曾經擁有過,在當時真的是有與眾不同的風格。

●如果千里馬等不到伯樂?懷才不遇只能終老到死...

卡羅爾·謝爾比(Carroll Shelby)及肯·邁爾斯(Ken Miles),
這二位傳奇人物無疑是畢生熱衷賽車之人,
謝爾比因為心血管的問題被迫中斷賽車手生涯,
邁爾斯從參與二次世界大戰修理戰車之後在民間修理汽車,
在那個注重機械原理的年代(世界大戰後才發明電子計算機),
賽車跑道就是發揮人車合一人機一體的最佳環境,

在劇中當謝爾比告訴邁爾斯...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如果說這是謝爾比為了彼此所訂下的目標,
那麼這更是邁爾斯這輩子從天上掉下來的難得機會了!
但是如果身懷絕技的千里馬這輩子永遠都遇不到伯樂呢?
邁爾斯終其一生只能用經營修車廠的利潤扣除家計成本後,
為了興趣及理念持續從事小型賽車運動...
謝爾比終其一生只能用他賽車手的經驗加上三寸不爛之舌,
持續對買家畫大餅推銷他設計的跑車...
做夢人人會、夢想人人有,但這一生能真正實現的有幾位?
別只會看現在檯面上那些成功人士的光環,
他們從小的夢想不見得就是現在的自己,
有人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但我認為機會是留給運氣好的人,
畢竟千里馬如果永遠等不到伯樂,是不是就只能終老到死了?

●個人的榮耀或是團隊的榮譽?

福特要組織賽車戰隊經營賽車運動,車手人選絕對是重點,
而肯·邁爾斯(Ken Miles)絕對是賽車界的頂尖高手,
但是在福特這種祖孫三代派系複雜的家族老企業中,
鋒芒畢露的結果就是容易會招人忌妒!
其實現今的社會,根本不需要鋒芒畢露也會招人忌妒啊~

電影情節中描述卡羅爾·謝爾比(Carroll Shelby)的角色,
就是典型的豬八戒照鏡裡外不是人,
邁爾斯也很清楚自己沒派系沒背景,
根本很難在這種企業文化下生存....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這篇故事之所以令人津津樂道,就在於個體與總體之間的衝擊,
改編成電影後戲劇張力更加鮮明,十足對應了現今的社會百態,
電影情節中當謝爾比舉起立牌...

雖然真實歷史中不知到謝爾比是否真有過此行為,
但是這句"Go Like Hell"確實可完整代表了整個故事,
尤其是引擎轉速表直逼七千轉的畫面...
內行看門道,熱衷汽油引擎的玩家車友們絕對心有戚戚焉,
外行看熱鬧,轉速表的紅色區域即是引擎超過負荷的極限,
就因為他們有著"Go Like Hell"的信念,
也就讓越來越多人相信擊敗法拉利並非遙不可及...

電影情節的最後呈現了真實的歷史故事,
企業派系文化的爾虞我詐從沒停止過,
肯·邁爾斯終究沒有得到利曼大賽(Le Mans)的冠軍,
而且隔年發生意外身亡,這輩子再也沒機會了...
但是能夠入列賽車名人堂的邁爾斯亦並非浪得虛名,
畢竟身處在不相容的主流環境下,
獨善其身也創造了許多傳世的經典故事...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

這部傳奇的歷史故事稱得上是賽車史上的經典,
也可以說是商場與職場上爾虞我詐的現實寫照,
從福特財大氣粗被法拉利拒絕進而挑戰法拉利,
法拉利羞辱福特後還拉高身價賣給飛雅特(FIAT),
謝爾比的信念讓原本不相信的邁爾斯彼此合作,
支持他們與利用他們的派系相互在爭權與角力,
說穿了誰都想搭順風車看是否能站上一席之地,
雖然一開始邁爾斯當笑話看待...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但是他們還是往前衝並寫下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許多事情失敗的情境都很容易想像,
但是成功的喜悅卻沒辦法事先體會,
包含自己在內,都容易去選擇容易有結論的選項,
就算已經有了目標,往往付出再多都不見得有用,
但是如果開始就選擇放棄那就保證與成功無緣了,
所以不放手去努力!怎麼知道最後會不會達成呢?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劇中一個謝爾比想辦法讓福特老闆體驗的橋段,
應該是身處爭權奪利官僚環境中的最後一招了吧!

進場靠勇氣退場靠智慧,賽道狂人的社會百態(Ford v Fe

在準備利曼大賽的過程中一直不斷的被派系干擾,
乾脆找機會讓老闆來親身體驗自己所付出的成果,
就算最後沒有成功也不至於落人口舌...

有智慧的退場遠比進場的衝動還重要!
肯·邁爾斯最後被公司要求不可以一馬當先衝向終點,
最後結局雖然令人婉惜,但是在那個時空環境下,
邁爾斯已經證明自己是史上最強的賽車手了...
其實令自己敬佩的是謝爾比與邁爾斯這二位人物,
既然有了進場的勇氣,就別忘了最初的熱情!
他們永遠都在享受奮鬥過程的點點滴滴,
敢衝就不要後悔!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資料來源...
二十世紀影業官方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_t3kcrQftrCIo9wa35lklbvel1OIgF8
收集的影片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iU4RpRRnSh7d02xlQSEUzQywrN_GW1b
以及網海茫茫的歷史故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振權 的頭像
    王振權

    健康活躍的傑妮新生活

    王振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