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以前家裡用的傳統瓦斯熱水器,就是裝一號乾電池的那種,
面板有二個機械式旋鈕,分別控制水流量及爐火大小(瓦斯用量),
故障後經水電行老闆建議換裝了第一台標榜"恆溫"的熱水器,
櫻花牌 SH1338 13L 數位恆溫熱水器,
老闆講得天花亂墜,水溫不會忽冷忽熱、強制排氣安全又更省瓦斯...
其實自己從第一天開始自己就漸漸萌生後悔的念頭了。
首先,市售標榜所謂強制排氣的瓦斯熱水器不用裝"DC直流"乾電池,
所以必須要另外再安裝一組"AC交流"電的電源插座才能使用,
未來只要家裡一旦停電,熱水器就完全停擺不會啟動跟運作,
屆時如果還想洗熱水澡,只能靠煮飯的瓦斯爐自己慢慢燒了,
再則,所謂的"數位恆溫"就是用液晶螢幕的控制面板來設定溫度,
但是面板設定的溫度數字就是實際輸出水溫的溫度嗎?
花了新台幣一萬多大洋的事實證明結果並非如此!
直接致電櫻花公司得到的答案,溫度設定只是控制瓦斯的用量而已,
熱水器實際輸出的水溫,會因為輸入水管的水壓及溫度而有所不同,
所以,這就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不過本人目前只是個平凡的窮忙月光族,沒啥時間去成為檢舉達人,
頂多再過個幾年等它自然損壞,還是回歸"簡單就是幸福"的傳統吧!
以前老家的衛浴設備,冷水及熱水是使用二個獨立的水龍頭出水,
然後用臉盆接水調出想要的溫度來使用,冷熱水管之間不會互相干擾,
現在大多使用冷熱合一的水龍頭,洗澡淋浴用的蓮蓬頭也是相同原理,
來自冷熱不同的水源在水龍頭中間匯流,最後往同一個出水口輸出,
如下簡單繪製一張圖來說明,
水源從左邊而來,在家中管路分道揚鑣後又回到同一個出水口,
如上圖尤其是熱水管線會經過熱水器的爐心,光是長度就增加了不少,
當熱水管線到達右邊水龍頭的時候,其實水壓已經跟左邊起跑點不同了,
而面對同樣是到達水龍頭的冷水管線水壓,根本不用投降就已經先輸了...
以我們家的狀況而言,我已經把熱水器調到可設定的最低37℃,
但就如同標題說的遇到這台表裡不一的熱水器,出水溫度何止37℃!
洗澡使用蓮蓬頭淋浴感受水溫過高的時候,自然就會把冷水調多熱水調少,
當熱水管線的水流量減少到某一個程度,熱水器就會自動停止爐火燃燒...
以下利用500c.c.刻度的量杯,在廚房水龍頭計算冷水管線的出水速度:
冷水管線的水壓流量,大約4秒可完成500c.c.所以每分鐘約7.5公升,
而同樣的水龍頭這次換成單邊開啟熱水管線,同樣用錄影來測量...
這回就真的有差了!大約7秒才完成500c.c.所以每分鐘約4.3公升,
所以在冷熱管線會合的二合一水龍頭,熱水水壓就先輸掉快一半了!
難怪每次洗澡只要多轉"一點點"冷水,熱水器就會熄火了...(╥_╥)
既然無法改變建築物的水管管線配置,只好從改善水壓下手了!
爬文了許多網路的分享,在熱水器的進水入口加壓似乎是種好方法,
如上圖的綠色方塊等於是加了一股往前推送的力量,
這樣到達水龍頭的時候,面對冷水水壓就可以互相抗衡了!
當自己開始研究的時候才發現,幫助熱水器加壓的設備還蠻多的,
真不知道是先天環境無法克服?還是設計熱水器的人得過且過?
反正就是有這樣的"需求"才會衍生出"供給"的來源...
原本在B&Q特力屋找到的是[九如牌熱水器加壓馬達],
標榜以DIY為主的特力屋當然是配件齊全包含詳盡的安裝說明,
但是在爬文後發現,許多人推薦的是"葛蘭富Grundfos"這個牌子,
選擇比特力屋九如牌多一點價位的Grundfos UPA 15-90這一款,
額定揚程略勝一籌,於是上PCHome商店街選購一組(包含底座),
如下圖馬達本體、水管轉接環及底座組裝起來,剩下就要靠自己了!
隨機附贈一本安裝及使用手冊,
手冊內容包含許多注意事項,安裝步驟比起上述特力屋的圖解更加的詳細...👍
由於馬達本體將近3公斤,所以如果家裡沒有電鑽應該就沒有辦法壁掛在牆上了,
如下圖,包含螺絲起子及螺絲釘在內往左邊的所有器材都需要自己想辦法,
左邊的二條水管是先模擬安裝位置後,用軟皮尺量測大約需要的長度,
如下圖綠色箭頭是熱水器冷水管的入口,紅框則是預計要安裝的位置,
知道需要的長度後直接上特力屋的網站買,選擇到店取貨就免加運費,
我選擇到新店家樂福樓上那間特力屋取貨,還可以有免費停車一小時,
如下圖,既然要增加水壓就買個高流量的水管吧!😃
接下來用水平儀劃出一條水平線,確認固定底座的二個螺絲孔位置,
如果沒有水平儀,就找個方形寶特瓶裝九分滿的水橫置量測也可以,
牆壁鑽孔安置塑膠壁虎,以便強化牢固馬達底座壁掛時的力量,
如下圖螺絲孔的左右距離為14cm,馬達進出水口上下的距離為22cm,
接下來把剛剛組裝好底座的馬達壁掛上去,並將新買的水管裝好...
這樣就大功告成了!真是DIY樂趣無窮啊!( ̄▽ ̄)ノ
插上電源開啟水龍頭,手摸馬達本體就可以感覺到運作的震動,
接下來必須要先執行如下說明書截圖內容,將水管內的空氣洩壓,
當水流中的雜音消失即代表洩壓完成,水流持續中把卸壓閥鎖緊即可,
完成後趕緊來測試一下!
先移除馬達的電源,等於是在熱水管線中增加了馬達葉片的阻力...
果然水流量更小了~(≧▽≦)/...就連水龍頭的起泡頭都沒作用了,
接下來好戲登場!把加壓馬達的電源接上後...
注意看水流出現0.1秒後開始變大,這應該就是馬達啟動了...(ʘ‿ʘ)
依據影片的內容,大約5秒可完成500c.c.所以每分鐘約6公升,
這次,分道揚鑣的冷水及熱水管線路變成"勢均力敵"、"水壓相近",
熱水器有了這個後勤補給單位後,更能無後顧之憂的努力工作了!
當天晚上全家人洗起來都超有感覺的...(。♥‿♥。)
戰力強化的熱水管線讓總體的出最量變大溫度也比較好調控了...
馬達運作的時候幾乎沒有聲音,要用手觸摸感覺才會知道震動,
不過因為壁掛底座只有二個固定點而牆壁也不見得是真"平",
在地心引力的幫助下,底座有可能是呈現看不出來的V字型,
這時回頭看看特力屋九如牌的馬達底座,設計就周到多了!
另外發現!馬達出水口及固定鐵環之間硬碰硬會產生震動雜音,
不過已經壁掛上去安裝完成了,懶得再拆下來貼泡棉緩衝材料,
如下圖,就利用橡皮筋當二個鐵件之間的緩衝吧!
最近正好是春夏交界的季節,如同上述熱水器原廠回覆的內容,
可預期未來的盛夏季節,來自於頂樓白鐵水塔的水源溫度應該會更高,
所以這台表裡不一的熱水器出水溫度也有可能會再拉高,
比對下圖取材自Grundfos葛蘭富原廠規格書的曲線圖,
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後悔,應該要直接攻頂安裝UPA 120才對!( ̄▽ ̄)ノ
--------------------------------
-----2020/11/25 Update-----
--------------------------------
經過了大半年的使用,盥洗過程的舒適度提升絕對不在話下,
熱水器的表現依舊是表裡不一但是至少不會任意停止燃燒,
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進水溫度亦漸漸下降,
單一出水的水龍頭調動冷水的比例也漸漸的減少,
突然有一天在用水的過程中驚覺水龍頭的水壓驟降,
第一時間懷疑是不是馬達壞掉了!
把水關掉後走到後陽台用手觸摸馬達本體,
發現馬達仍然持續運轉中,這不對吧?水已經關掉了啊!
先把電源拔掉翻閱使用手冊,有一頁說明保養清潔流量開關,
死馬當活馬醫吧!如下圖取出當初隨機附贈的工具,
將固定馬達外殼的四根螺絲卸下,
然後只需要把外殼輕輕拉出約一公分就好,
將外殼右轉90度後先用其中一根螺絲鎖回去固定住,
接著用同樣的工具再把流量閥的蓋子打開,
用拇指與食指就可以把流量閥抽出來了,
閥體本身有磁鐵透過槓桿原理利用水流驅動馬達電源,
如上圖取出後手指頭就沾了一些累積的水垢,
重點是真的發現一顆小沙子卡在槓桿的軸心,
難怪馬達不會自動停止運作!
用小刷子簡單的清潔流量閥後,就按照原步驟安裝回去,
這裡須注意!
由於是利用槓桿原理驅動,所以流量閥有正反面的分別,
重新裝上電源後就正常動作會依水流自動啟閉動作了...
不過還是怪怪的,怎麼感覺水壓還是沒有完全恢復?
尤其是想到剛剛卡在流量閥的那顆小沙子,
這就代表我們家這棟老舊公寓的水管是有雜質的,
把廚房水龍頭的起泡頭拆下來,果真不出所料!
由於住家是一棟近半世紀的老舊公寓,管線雜質在所難免,
冷水管比較單純,就如上述影片被擋在水龍頭的起泡頭,
熱水管就複雜了,由於熱水器的冷水接口都是"往上"進水,
水流管線經過熱水器的爐心又必須旋轉好幾圈,
然後現在進水孔前裝了一組加壓馬達也增加了水管的動線,
水流靜止時管線中的雜質就是自然沉澱在某些彎曲的角落,
所以接下來把熱水器的冷熱水管接口全部拆開,
此時熱水器內部管線的水包含雜質就會自然排出,
最後再把水管都接回去,果然水壓就恢復正常了...
面對以上這些狀況,是否還有解決的方法?
詢問水電師傅不外乎是勤洗水塔或加裝全戶式過濾器,
前者需要先跟鄰居他們各自的"房東們"溝通,
後者等於是要花一筆錢從管線入戶源頭再施工,
難道就沒有立即而簡單一點的方法嗎?
攤開收集的水材及廢料...
發現損壞破碎的起泡頭有遺留一片圓形的鐵網,
如果把它跟著黑色的防水墊片一起鎖在管線接頭當中,
這樣鐵網擋在水流中間是不是就可以過濾細沙雜質了?
異想天開的結果是防水墊片完全失效一直滲水出來(☉_☉)
由於防水墊片是軟的而圓形鐵網是硬的,
所以把水管接頭鎖緊後圓形鐵網就變形了,
這樣反而讓防水墊片完全失去效果...(◔_◔)
其實水質本身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我只是想擋住細沙不要去影響加壓馬達或熱水器而已,
跑了好幾家水電材料行最後竟然在特力屋找到了...
這不就是跟我異想天開的靈感不謀而合嗎....(⊙ꇴ⊙)
終究是DIY樂趣無窮啊!
回家後把水管接頭卸下來塞一片進去看看,
顧慮到剛剛說到防水墊跟鐵網有軟硬二種材質的問題,
接頭裝回去先鎖到稍微緊一點點就好,
果然不會再有滲水出來的狀況了...\(^o^)/
如下圖藍色箭頭,在串接馬達的前後S型管線各裝一片,
以水流方向而言,二片鐵網分別裝在二段管線的後端,
管線水流時細沙雜質會被擋在加壓馬達及熱水器之前,
水流靜止後細沙雜質就會自然沉澱在S形狀的U型下方,
大約每隔二個月就把鎖鐵網墊片的接頭卸開,
清潔鐵網以及把被鐵網擋住的細沙雜質倒出來就好了。
另外在特力屋也找到了一組高流量的蓮蓬頭軟管,
安裝後很明顯感覺管線變粗也變重了一些,
當洗澡時開啟蓮蓬頭出水後...感動油然而生啊~
後來發現家樂福的也有相同規格的產品,
就如同之前分享的內容,
不同水壓的冷熱水管到了單一出水口的水龍頭短兵相接,
這就像一群人在一個空間只能從單一出口擠出去一樣,
擴大這個出口是不是就會更順暢呢?
所以我才不信標榜"省水"的蓮蓬頭,
洗澡就是要"順"就是要"爽"!
吃電或是吃瓦斯的熱水水源也是一直在消耗能源啊!
洗快一點別浪費時間比較重要吧!
現在我反而覺得可以先換"粗"的蓮蓬頭軟管試試看,
搞不好先花個幾百元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如有需要再來安裝加壓馬達就好...
上述的鐵網墊片以及比較"粗"的高流量蓮蓬頭軟管,
這些非普遍型的配件,很多水電材料行也都找不到,
不知道為什麼水電師傅也不想跟我討論這些"理論",
可能是面對我這種有實驗精神的工程師很難創造利潤吧!
--------------------------------
-----2024/10/02 Update-----
--------------------------------
從研究安裝分享部落格至今,這顆馬達也穩定運作超過5年了,
或許是利用了有濾網結構的水管墊片讓管路變得比較乾淨的關係,
後來有發現另一種比濾網墊片成本高一點點的做法,
如下圖,在水管之間的銜接處加裝過濾型轉接頭...
上圖取材自特力屋,分為1進1出以及1進2出二種產品,
好處是不用拆水管更換或清洗墊片,只要直接拆洗濾網就好,
如下圖在去年家中換洗衣機時就把進水源頭的開關也更新了,
相信嗎?光是這個東西用久了也會影響進水的水壓...
因為還有其他水源的需求所以直接裝上1進2出的轉接頭,
這樣就能確保水源都有經過濾網先擋下細沙及雜質...
轉接頭的結構其實很簡單,水源進水被圓柱型的濾網擋在內側,
旋開濾網即可清潔不用拆卸水管,真是佩服設計這種巧思的人,
依上回說明的方式拆開原本裝在裡面的濾網型墊片,
這是累積約二個月的成果...
因為墊片是軟性材質所以每次拆開水管接頭時都已經被擠壓變形了,
理論上清潔完是還可以繼續用,但我都換新所以也算是一種花費,
現在裝上濾網型接頭後就不用去拆卸水管了,
如下圖是累積三個月的成果...(☉_☉)
自從上回描述自家水管的狀況後,住戶們有協議請師傅來清洗水塔,
但事實證明了這種小兵立大功的角色還是必須存在的,
所以接下來打算在浴室的免治馬桶進水管也要來裝一顆!(^^)
留言列表